展览评论|施翔:棉花
2024.01.08
文 / 黄佳
第一次走进施翔工作室,艺术家用棉花、无名果、圣女果等为创作元素的作品大大小小挂满墙面一下包裹住整个空间,让观者如音乐般置身于作品中。他运用炭笔和水墨作为简单的绘画工具,不断重复的笔力刮擦看似平凡笨拙却张力十足,艺术家以觉悟的心性照见万物。看似具象的图形描绘了无限,并将难以察觉的事物表现出来。
棉花是一种柔软的纤维,棉花的柔软象征着温暖和舒适,在文化中也有一些象征意义。施翔借棉花这个主题用“剥洋葱”的方式来解决和探索绘画的问题,抒发艺术家心中情感故事。在他的作品中看似柔软的棉花不仅仅是一个称号,而是打破了传统秩序、于具象与抽象之间相互碰撞、用黑白直愣愣地挥写出深度与纹理、细腻与敏感、脆弱与坚韧、具象与表现、饱满与力量,营造出强烈的视觉体验。施翔画的棉花超出植物本身的意义,艺术家以半抽象半写实的手法呈现的画面更具有一种灵性,让人产生许多联想,把它与女人的形体联系起来也不为过之。作品充满简单与抽象的禅宗思考,诗意地表达自己对当下的时代精神与艺术家的个人内心深处状态。艺术家每天重复的劳作,他知道重复的力量是无穷巨大,画面中线条的矛盾与和谐,次序与分裂、黑白灰的浓淡变化等表现手法是艺术家在多年学院背景学习后的消解和重新认知,是对形状、体积、乃至物体本质更深层次的理解,棉花在此已不再是名词术语的定义,“棉花”在此是艺术家内心的神话、宗教一样的精神性引领。